家乡的陕北年味

来源: 实况网2024-02-22 11:23:17
  

新年临近,儿时熟悉的味道又从记忆深处飘洒而出,填满大脑、脾胃,舌尖上的陕北家乡美味变成一缕浓浓乡愁。

炸油馍馍、蒸年糕、酿米酒、顿肉、烧肉、酥肉、炸丸子……陕北人用简单的食材做出各式美味,从土地里至炕桌上,每样食材皆是精耕细作,每一道工序皆是纯手工完成。如今每至腊月年临之时,婆姨们围着锅台,要忙活整整半个月打扫洗刷及筹备年茶饭。顽皮的孩童亦不愿到河滩里溜冰车、塘土坑里打滚,个个端坐在热炕头上,流着哈喇子,闻着、看着大人做美食,心里亦是一种慰藉。

陕北人婚丧嫁娶、孩子过满月和生日油糕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过年,油糕亦必不可少。然而,油糕的制作亦要耗时三天方可完成。当年新收的软糜子加工脱皮后,浸泡一夜,泡发到可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捞起沥干,放进石碓子用木槌捣成米粉。整个制作过程中,捣糕是一件异常吃苦的事,一般皆是家里有力气的男子拿着木槌一下下稳妥的将石碓里的米粒慢慢捣碎。一次不能往里加太多的米,放少半碓正好,加多后捣不均匀,一些米粒夹在粉面里捣起使人更加吃力。这样反复捣上三四遍后才将米粒彻底捣碎。每次捣碎后,婆姨们会拿起木箩将米粉盛在箩里慢慢将糕粉面筛在下面的大簸箕里。看似简单的制作程序,亦是非常劳累而细致的活计。

糕粉捣好了,揉糕面亦是个力气和技术活,通常皆是男人家上手完成。要把几十斤糕揉成粘腻、光滑,面光、手光、盆关方能过关。陕北人受穷之时,只有红枣泥一种糕馅。陕北常年干旱少雨,满山稀稀拉拉的没多少树种,然而枣树耐旱,是陕北标志性树种,陕北的红枣亦是出名的甜。枣煮熟后剥皮去核,杵成枣泥,撒些红糖或白糖增加甜度。馅料扮好后,用笼布遮盖,以防小孩嘴馋,偷吃而分量减少。年糕通常包成元宝样来蕴含了人们对好日子的期盼之情。炸糕是做年糕的最后一道工序,用自家压榨的黄芥油,榨出的油糕酥脆二味香。端上一碗粉汤,盘膝坐于热炕上,狼吞虎咽,咋一个香字了得,再喝口滚烫烫的米酒,甘甜舒畅!勤劳质朴的陕北人用美食装点着自己的生活,堆积起舌尖上的黄土高原。热腾腾的年味、喜滋滋的心情,让每位回家过年的人们皆难能吃出各式各样的幸福味道。

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临近年关,超市专柜陈列满各式的年茶饭,米酒、油馍馍应有尽有,标注的皆是品牌食材、精细加工,年糕的馅料亦样品甚多,有核桃芝麻馅、豆沙馅、红糖馅、蔬菜馅等等。然而,那精致的包装、各种添加剂、色素给食品华丽的外表填满劣质,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开满快餐店、土特产店,但再多的花样,再昂贵的食材亦吃不出陕北农村人纯手工制作的味道。“速食”时代、生活的便捷让年味亦越来越淡。

年关将近,爸妈亦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放假:,早点回家过年”人老了,每至假日,总是盼着儿女团聚“。回至家中,回到亲人身边才能吃出那久违而回味无穷,久挥不散的年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hn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陕西头条)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陕西头条广告服务中心

广告热线: